今年以来,维西县永春乡将“清廉村居”建设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清廉班子、清廉村务、清廉文化”的建设目标,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着力打造党风清正、干部清廉、权力清源、村务清明、作风清新、民风清淳的“六清”村居环境,不断绘就乡村清廉底色。
制度育廉 建章立制树清风
创新制度规范,规范村务公开。建立廉洁档案,实行村“两委”干部财产、工资、投资等个人重大事项向乡纪委报备制度,动态掌握村干部廉政风险情况;理清村级事务职责权限,要求各村结合实际完善《村级权责清单》《村委会干部廉洁履职负面清单》,规范村干部履职行为;拓展公开渠道,增设村务监督委员会公开栏,将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职责、工作纪律、工作制度等进行公开,提高村务监督工作透明度;深化村级“三务”公开制度,对涉及村民利益以及群众关心的重要事项及时公开公示,拧紧村级权力运行螺丝,让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
建立权力清单,规范权力运行。制定《永春乡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清单(试行)》,监督内容涵盖村级“三重一大”事项以及社保救助、便民服务、财务管理等日常性事务,紧盯关键人、关键事精准监督,确保村级监督更加有力有效。建立完善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权力清单制度,全面梳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责任权限,明确权力“边界”,力促用权清晰。
强化村务监督,促进履职尽责。建立村务监督履职清单,明确村务监督履职要点,加强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业务培训指导,促进村务监督委员会正确、规范地履行职责。定期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会议,规范《走访民情工作台账》《宣传教育工作台账》《监督工作台账》等台账管理,做到工作有台账、履职有日志、监督有痕迹。抓实抓细平时考核,制定完善履职考核办法,加强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考核,激励村监委会成员积极履职。
文化倡廉 清廉文化润心田
建设清廉文化阵地。设立廉洁工作站,以各村办公区为主阵地,充分利用墙体,打造清廉文化墙、制作廉政文化宣传栏,营造浓郁的清廉宣传氛围,让村干部及办事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和浸润,营造了学廉、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围。
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家规。突出先进典型引领,深入开展“清廉好家风好家训”建设、“好家风代代传”“清廉家庭”选树活动等,全面挖掘农村党员干部的优良家风家训,以良好的家风建设带动村风民风的转变,积极营造浓厚的乡村清廉氛围。
措施养廉 多管齐下守正气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全覆盖建强党建联系点,以党风清正引领清廉村居建设;将述责述廉、廉政谈话向基层延伸,利用火塘会、院坝会等方式强化村干部教育管理;与州纪委监委等挂钩单位开展支部联建活动,促进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激发党建工作活力。
重视“领头羊”廉政培养。定期对村“两委”、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开展廉政谈话,筑牢廉政思想堡垒;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村“两委”班子、村监委会成员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12次;落实述职述廉制度,严格执行对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监督,召开村级党组织书记述责述廉会议,全力打造村级“清廉班子”。
推行基层“三本帐”制度。规范建立各村党总支经费使用明细账本、村委会工作经费使用明细账本、支部工作经费使用明细账本,由村务监督委员会按月进行查账监督。规范“三资”档案,及时更新公开“三资”信息,让花钱更透明、用钱受监督,织密织牢廉洁风险“防控网”。
组织开展廉政宣讲。编制年度廉政宣讲计划,通过召开廉政专题会、廉政故事分享会等活动,重点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工作进行宣传,不断提升廉政宣传氛围。
坚持强化警示教育。定期组织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每年至少全覆盖开展两轮“以案促改”工作,并结合每季度重点工作开展廉政讲堂,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意识。
上下齐心 清廉村居初显效
政务信息更透明,群众监督有渠道。通过公开栏、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村村通”广播、微信群等途径对惠农资金发放情况等进行广泛公开,确保涉及村民利益问题以及群众关心事项能被群众及时知悉、群众监督与反馈渠道畅通无阻。
小微权力受规范,乡镇监督更有力。绘制村级权力行使“流程图”,明确村级权力事项名称、政策依据、办理主体、操作流程、监督管理等具体内容,提高办事效率及透明度。围绕小微权力运行情况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推动小微权力廉洁运行。
清廉建设有典范,清廉之风吹满地。永春乡四保村结合实际,通过系列举措扎实推进清廉村居建设,今年9月,维西县第一片区开展第二次党建联建活动时,将四保村列为清廉村居示范点。今年4月以来,全乡共设立清廉文化站、廉政文化宣传栏等清廉文化阵地9个,入村开展廉政宣讲、廉政专题会、廉政故事分享会等活动9场次,开展道德讲堂、挂家训树家风、家风评议会等系列活动3场次,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6次,开展廉政讲堂6次……伴着阵阵“清”风,廉文化将不断深入人心。(梁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