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维西清晨,大地被薄薄的霜花覆盖,仿佛披上一层银白的薄纱。此时,正是维西糯山药的最佳收挖季节,农户们有条不紊地采挖、摆放、分拣、运送,大家分工有序、配合默契,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叔叔,今年糯山药产量如何?销售情况怎么样?采收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前期种植过程中有没有农业技术人员来上门指导?”
“今年种植情况挺不错,这几天先采挖一部分给预定的饭店送去,春节前就要开始大规模采挖了,到时候到年货街摆摊自己售卖。”
……
这是维西县纪委监委围绕本地特色产业糯山药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到一线开展监督检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维西县纪委监委把护航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监督的重中之重,以特色产业为“小切口”,将“探头”直插田间地头,围绕政策执行、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等重点,走村社、下农田、访企业、看部门,摸实情、听真话,持续深入查找产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以高质量全链条监督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针对乡村振兴领域政策多、项目多、资金多等特点,我们聚焦特色产业发展这个‘小切口’,整合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对特色产业项目发展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督。”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同志介绍,通过靠前监督、跟进监督、全程监督,收集群众诉求及意见建议,及时发现和纠治产业发展中的政策落实不力、人员敷衍塞责以及部门推诿扯皮等“中梗阻”问题,督促相关部门整改,全力清除产业发展中的卡点、堵点,保障特色产业项目顺利推进。
“过去,我们村都是山地,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后来,乡村干部根据村子实际,引导我们走上种植糯山药增收的路子,日子越过越好了!”保和镇拉日村的种植户丰大哥笑着说。
产业发展是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的关键法宝。该县纪委监委根据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对野生菌、冰酒、中草药、火腿、纳米鸡等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开展同步监督,紧盯细节、查缺补漏、巩固提升,拧紧产业发展责任链条,以强有力监督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今年以来,该县共查处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人。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优势,紧盯惠农政策落实落地、职能部门服务保障等织密织牢‘全链条式’监督网,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让广大群众真正从特色产业发展中获得‘大收益’,让乡村振兴‘硕果’为更多群众所共享。”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普素琴 何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