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棉被等救灾物资是否充足?进出库台账是否记录完整?村里被损毁的饮水设施修复工作进度如何?”近日,德钦县燕门乡纪委在开展防汛物资监督检查时,向负责安全生产的工作人员问道。
“5・31”山洪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造成了德钦县多个乡镇多处路段滑坡、塌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部分农田和基础设施受损。为持续做好防汛工作及确保受灾地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序稳步开展,德钦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监督“探头”聚焦防汛救灾、应急物资储备、灾后重建等工作,紧盯各级各部门的责任落实、干部作风、资金安全等,以严明纪律为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保驾护航。
聚焦储备安全,开展防汛“大体检”。防汛物资储备是防汛工作中的关键一环。德钦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采用实地查看方式,对全县各级应急主责部门的物资的储备数量、种类和质量、存储环境及物资状态等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级各部门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保障防汛物资在关键时刻“有用、能用、好用、管用”,汛情来临时“拿得出、用得上”。同时,严明纪律规矩,督促严格落实汛期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以过硬作风保障防汛工作扎实开展。
聚焦关键环节,守护物资“生命线”。德钦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受灾地区救助资金使用、物资发放等关键环节,保障灾后救助廉洁高效。霞若乡纪委针对县级紧急下拨的首批应急救灾资金及后续可能拨付款项,启动专项监督,对照县财政局相关要求,协同财政所、社会事务办,建立救灾资金流向跟踪台账,严格审查资金分配方案、拨付流程,严防截留、挪用、滞拨,确保每一分“救命钱”精准直达受灾群众和抢险一线;对应急柴油、应急袋、帐篷、救生衣、折叠床等关键救灾物资的接收、登记、分配、发放进行全过程监督,深入临时安置点,核查物资是否及时、公平发放到户,管理是否规范透明。燕门乡纪委督促相关部门针对受灾地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精准有效的物资分配标准,坚决防止任何优亲厚友、关系分配等不公平现象,保障物资分配的公正性。
聚焦恢复重建,护航政策“落地效”。灾后恢复重建既是当务之急,又需要久久为功。为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德钦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督促受灾地区党委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扛起责任,抓紧抢修交通、通讯、电力等受损基础设施;尽快推动饮水设施修复及农田补种补救,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加快推进灾毁房屋修复重建。同时,紧盯干部作风效能,将灾后重建作为检验干部担当作为的“试金石”,严查在救灾重建中存在的推诿扯皮、消极应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落实乡应急指挥部指令不力、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零容忍”,以铁的纪律保障恢复重建工作廉洁高效推进。(斯那品初 永金 斯那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