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工作动态 审查调查 党风政风 巡视巡察 党纪法规 通知公告 信息公开
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站内搜索:

维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 决战脱贫攻坚

发布日期:2019-02-26 17:04:10    信息来源:无

2018年以来,维西县委、县政府以破解体制机制性障碍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改革步伐,在项目库建设、资金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尤其是创造性地开展了县级主导的涉农资金实质整合,走出了一条分配机制、评审机制、责任机制“三位一体”的实质整合促脱贫之路。

坚持问题导向,谋划改革推进思路。认真“把脉问诊”,经过对涉农资金使用和项目安排情况进行全盘摸底分析,发现规划滞后、项目分散、职责不清是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的首要问题。针对问题合理规划了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推进的基本思路。整合维西县脱贫攻坚项目规划。以纳入中央和省级批复的“三区三州”脱贫攻坚规划中维西县相关项目规划作为项目库蓝本,确保所有纳入年度整合计划的扶贫项目均出自“三区三州”规划。筹划维西县脱贫攻坚方案思路。根据维西县2018年拟完成23个、2019年拟完成33个贫困村的摘帽目标,制定了“补短板、保出列、争提升”的“三步走”的统筹整合方案编制思路。明确维西县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领域。综合分析研判,将重点支持项目确定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和村集体经济提升等关键领域。

坚持精准施策,做实年度整合方案。通过问题分析,本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制定出台了切合维西县实际的年度整合方案,并确定了“五步走”的精准方案。根据“补短板、保出列、争提升”的基本思路,将维西县“三区三州”规划中全部项目进行合理划分,区分基础性项目与提升性项目。对基础性项目采取客观性分配方式,由县扶贫办对照贫困户和贫困村退出标准,分别确定各乡镇的短板,予以重点保障。对提升性项目采取竞争性分配方式,依据行业间竞争指标体系,确定各部门资金盘子;然后由各部门依据行业内竞争指标体系,在行业资金盘子内逐一打分,确定部门项目盘子。由参与方案起草的项目管理部门编制绩效目标,确保“资金、项目、绩效”步调一致、目标清晰。待方案基本成型后,提交第三方专家团队审议,并召开年度方案评审会。

坚持先行先试,打造维西扶贫新举措。首创“三项机制”。实现扶贫项目竞争性分配机制、第三方专家参与决策的评审机制、签订统筹整合承诺书压实责任。按照扶贫开发和整合资金的领导体系,由县委县政府与项目主管(责任)部门、直接实施项目的县级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签订涵盖项目申报承诺、计划承诺、进度承诺、质量承诺以及资金支出承诺、效益承诺在内的责任书,强化项目编报、项目实施、资金监管等,压实扶贫部门责任。秉承四个“标准化”。编制一本标准化年度计划。坚持以“有任务目标、有资金来源、有项目明细、有职责分工、有施工进度、有扶贫成效、有考核监督”的“七有”体系为引领,以“通过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安排一块、通过金融支持或帮扶资金等其他资金安排一块、备选项目单列一块”的资金来源为主线,合理编制年度脱贫攻坚计划。建立一个标准化项目库。做实做细每个入库项目的区域分布、资金预算、进度预期、资金绩效、责任主体,重点落脚降低群众生活成本、带动群众增收的实际效果上,建立“实施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项目监管体系,使扶贫项目实实在在“精准到人、精准到户。”出台一个标准化管理办法。以中央和省级出台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为参考范本,在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的前提下,按照“红利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原则,对现行整合资金管理办法进行再次修订,重点用好用活“四到县”机制,合理明确县级部门间分工,县级和乡级、村级的资金职责分工,并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覆盖的追责问责体系。建立一套标准化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按照“指标科学、程序规范、结果可用”的思路,在加强与上级对接、同相关部门研讨的基础上,结合维西县实际情况,以县级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实施效果为重点,通过日常督查、联合验收、自查自评、年末考评等考评手段,着眼过程管理,并将建立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纳入年度方案,以最优化的资源配置推动涉农资金整合使用效益最大化。

通过多项改革举措的部署和落实,维西县逐步形成了清晰的涉农资金整合“作战图”。依托县级项目库、年度规划及整合方案,维西县以绩效为导向、管理办法为框架,精准先行,以“作战图”填补县级空白,真正搭建“县有作战图,乡有路线图,村有施工图”的协同作战平台,确保资金投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