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工作安排,维西县保和镇纪委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紧盯重点环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加强对产业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监督。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涉及产业资金量大,风险点高,是监督执纪的重要环节。保和镇纪委紧盯产业资金安排、兑付等环节,加强事前事中监督。在2017年兰永村“三峡集团产业资金”兑付前,保和镇纪委根据群众反映该村中药材种植面积统计不准确的情况,与保和镇政府协商组织人员重新复核种植面积后再兑付资金,经过复核后实际兑付资金70多万元,比原计划项目资金少兑付了40多万元;在2018年保和镇各村与兴维公司签订中药材种植收购协议中,镇纪委发现协议中部分条款有风险点,可能造成近百万元产业资金不必要的损失,督促已经签订协议的5个村及时变更协议内容,进行了重新签订。通过发挥纪委的监督职能,避免了国家资金的损失,也避免了干部违纪行为的发生,将干部从违纪的边缘拉了回来。
紧盯责任落实抓作风整治。重点监督各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态度不坚决、工作不扎实、敷衍应付,脱贫攻坚工作中不认真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履职尽责、推诿扯皮等问题。重点发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盲目决策、弄虚作假、数字脱贫,帮扶对象识别、退出不精准等问题,加大执纪问责力度,着力在“严”和“实”上下功夫。2018年上半年,对上报“四类人员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不实的1名村总支书记进行了约谈;对分析致贫原因不精准,扶贫档案前后矛盾的11名村“三委”、扶贫工作队员进行了提醒谈话。
加强五级联动监督平台管理。对相关人员进行脱贫攻坚五级联动监督平台业务培训,明确各村(社区)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通过信访举报电话、举报信箱,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举报渠道,凡是涉及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优先研判处置。(陈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