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集体资金如何管理使用?‘三资’情况有没有做过公示?”“岗位调整后,‘三资’管理台账是否做了交接?……”近日,香格里拉市纪委监委督查组在对近期重点工作进行督查时,向村干部抛出一连串问题。
为充分发挥监督治理效能,推动政治监督与解决基层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基层治理效能深度契合、相互促进,加强“三资”规范化管理,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针对农村(社区)“三资”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香格里拉市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农村(社区)集体“三资”监督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惩治侵害农民利益的腐败行为,全面提升农村(社区)集体“三资”监督质效,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基层延伸。
制度规范化。农村(社区)集体“三资”关系到百姓利益和基层发展。去年以来,香格里拉市相继出台了多份制度文件,包括《香格里拉市关于开展“正风肃纪乡村行”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云南省《关于做好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香格里拉市纪委监委紧盯“三资”管理及权力运行情况、村(社区)干部监督、重大问题线索等,切实解决村级“小微权力”监督难题。
监督提级化。此外,香格里拉市纪委监委还充分发挥“上对下监督”的组织优势,采取定期走访、梳理排查、受理检举控告等方式,分析研判农村(社区)集体“三资”领域问题线索,对重大疑难问题线索提级处置。通过列席会议、乡镇纪委座谈会提出监督建议、强化约谈提醒、推动建章立制等方式,强化日常监督。
重点精准化。推进提级监督工作重点在“对权力的监督”,而难点在“对人的监督”。香格里拉市实行村(社区)党总支“一把手”向乡镇党委述责述廉机制,并将对“三资”管理监督的相关内容纳入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考核加大村级党组织“一把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考核力度。压实村居党组织“一把手”主体责任,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机制合理化。值得一提的是,香格里拉市纪委监委还探索建立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分管指导、机关科室联系监督、乡镇纪委纵向配合、相关职能部门横向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三资”监督工作合力。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香格里拉市基层纪委告别了“单打独斗”和人情困扰,疑难棘手案件快速查办,基层纪委办案能力提高了,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宣教深入化。香格里拉市纪委监委还以近年各地查处涉及农村集体“三资”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为蓝本,梳理出农村基层多发、易发的三种问题误区,以案为鉴做好警示教育,真正起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基层“三资”管理中的教育、示范和导向作用,有效拓宽基层廉政文化宣传阵地。
“‘三资’管理规范化管理,是规范村级组织权力运行监督制约的有力举措,是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环节。”香格里拉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化开展好该项工作,总结在推进“三资”监督工作中发现的共性及个性问题,抓住“小微权力”行使和集体“三资”管理的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加强监督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机制,着力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切实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杨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