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某某身为中共党员,纪法观念缺失、顶风违纪,希望该同志正确对待组织的处理决定,认真查摆自身问题,吸取教训……”
“看到身边人受到如此处理,让我触动很大,也给我的工作和生活敲响了警钟,我一定引以为戒,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切实做到严以律己。”
日前,德钦县霞若傈僳族乡纪委工作人员到违纪党员所在村党支部现场宣布党纪处分决定,让处分决定“一张纸”变为真正触及灵魂的警示教育“一堂课”。
全面及时、不折不扣地宣布和送达处分决定,是推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的关键一步。近年来,德钦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身边典型案例警示作用,落实落细处分决定宣布工作,将“关起门来,一宣了之”的处分决定宣读形式升级为“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促改”的警示教育课堂,完成从处分决定“一张纸”到警示教育“一堂课”的延伸拓展,持续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立足“全周期管理”理念,构建规范化处分决定宣布机制。严格执行“三访三研”工作法,访受处分人所在党组织了解其日常表现,访分管领导掌握其履职情况,访家属亲友核实思想动态;重点研判违纪成因、制度漏洞、整改方向。在宣布现场,既讲清违纪事实的纪法依据,又剖析案件背后的思想根源,更指明整改提升的具体路径,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据统计,2024年以来,全县各乡(镇)纪委共立案查处党员干部30名,予以组织处理31人。
“亲眼看见身边的党员因赌博、酒驾被开除党籍,犹如一记重槌敲在心头。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党员身份不是护身符,纪法红线任何时候都不能触碰。”德钦县霞若乡某村的一名党支部书记深有感触地说道。
在深化警示教育方面,构建“1+3+N”立体化教育体系。以宣布处分决定为核心环节,配套开展警示教育大会、廉政党课、分级谈话提醒三项活动,同时结合受处分人、各乡(镇)实际情况,创新教育形式,用藏语、傈僳语、纳西语等少数民族语言讲案例、算明账,把“大道理”变成“家常话”,真正让农村党员“沉浸式”感受纪律的刚性、法律的威严,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2024年以来,各乡(镇)纪委通过送达处分决定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大会44场次,主要领导讲授廉政党课17次,开展廉政谈话757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创新举措、加大力度,以长效机制切实打通党纪政务处分决定执行‘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处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切实把纪律规矩立到田间地头、刻进党员心间,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直抵‘神经末梢’。”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斯那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