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杨柳依依,花香阵阵。走进康恩家园,沿途易地搬迁安置小区格外引人注目,街道旁各类摊点和来往的行人让整个搬迁点充满生活气息。“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幸福生活党给予 勤劳致富报党恩”等标语映射出康恩家园百姓“共奔小康 同感党恩”的美好夙愿。
“蜂大姐,搬到这里,你生活得习惯吗?生活上有哪些困难?”
“搬上来3年多了,现在已经适应了,服装厂的工作很轻松,也容易上手,每个月能领到3000多元的工资,离家也近,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
……
在维西县华伟服装有限公司厂房内,家住康恩家园的傈僳族妇女蜂学珍与前来监督检查的维西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持续激发易地搬迁群众内生动力。近年来,维西县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及街道(社区)切实履行职责,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易地搬迁是否成功,不仅要看房子有没有盖起来,搬迁群众有没有搬进去,更要看大家的钱袋子有没有鼓起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道。
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具体工作中,县纪委监委强化“室组地”联动监督方式,融合监督室熟纪律、派驻组熟业务的优势,深入人社局、农业农村局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所在街道(社区)等职能部门,紧盯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采取实地走访、查阅资料、明察暗访、座谈交流等方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落实户籍政策、医疗保障、教育资源、健康扶贫、公益性岗位、社会救助、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确保搬迁群众共享城镇资源,融入城镇生活。
截至目前,康恩家园1901户6797名易地搬迁群众中实现转移就业的有1728户3346人,转移就业率为83.21%;聘用护林员503人,乡村保洁员52人;引进华伟服装有限公司、维西古韵民族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2个生产车间提供就业岗位160个,人均月收入为3000元,最高达6300元。
“当时担心搬出来生活没有保障,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自己当初的想法太片面了,搬出来后不仅交通方便,儿子儿媳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孙子上学也方便,休息时我还能到公园散散步,真是太幸福了,谢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康恩家园搬迁户浩丽华高兴地说道。
“搬出来只是第一步,稳得住、能致富才是最终目的。”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持续加大对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做深做实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助力打造和谐、文明、富裕、平安的易地搬迁新城,让每一位搬迁群众在“新家园”找到归属感、提升幸福感。(何维龙 普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