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权力看似微小,却连着民生,关系人心向背。”“小微权利”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的重要领域。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推进,大量惠民政策、项目资金向基层倾斜,加强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制约任务日益艰巨。
“你们几个帮忙看一下,尼西乡这个花名册里面怎么会有一些不符合发放临时救助金条件的人员在里面?”香格里拉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从一张张包含不符合发放临时救助金人员信息的花名册中,牵出一起临聘人员“小吏弄权”涉嫌贪污犯罪的违纪违法案件,挽回损失共计人民币16.9万元。
除此之外,今年香格里拉市纪委监委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还查处了一起啃食群众利益的“微腐败”案件,党纪处分3人,批评教育2人。“小微权力”违纪违法问题层出不穷,那么,在实践中该如何构建小微权力监督体系,从源头上遏制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香格里拉市纪委监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聚焦日常监督,始终坚持抓早抓小。香格里拉市纪委监委深化运用“2+1+1”和“室组地”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乡(镇)纪委日常监督“探头”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权力的监督和约束,紧紧围绕干部工作纪律和作风建设情况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进一步推进为民服务落细落实。
坚持以“小切口”,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香格里拉市纪委监委持续聚焦民生关注“小切口”,用好监督执纪、正风反腐“杀手锏”,整治各级各部门漠视群众利益背后的作风、贪腐问题,清扫隐藏在群众身边的“苍蝇”“蝼蚁”“硕鼠”,以“小切口”推动“大整治”,自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市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行业职能部门聚焦“九项整治重点”共梳理出问题 30个,提出整改措施34条。
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质量。香格里拉市纪委监委注重日常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监督一体推进,运用好“蹲点式”调研、“体验式”“点穴式”监督等做法,进一步增强监督的随机性、经常化。在凝聚监督合力上下功夫,坚持贯通协同,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联动机制,信息共享、监督前置、同向发力,切实推动监督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
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强化执纪问责。香格里拉市纪委监委聚焦“三资”管理、村务公开、惠民惠农政策落实、村集体工程项目建设、村集体资金使用,紧盯资金拨付、使用、分配环节出现的虚报冒领、贪污侵占、吃拿卡要、长期沉淀等管理使用不规范、效益差及项目启动、建设过程中进度慢、无监管等易发高发违纪违法问题持续开展监督检查,严查贪污侵占、雁过拔毛、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腐败问题。
从信访数据来看,2021年涉及“小微权力”违纪违法信访举报检举控告件有12件,2022年有7件同比下降41.7%。这进一步证明了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香格里拉市纪委监委做实“小微权力”监督,有效促进基层信访大幅下降,在预防“小微权力”微腐败工作上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接下来,香格里拉市纪委监委将进一步紧盯‘小微权力’运行这个重点,将监督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有效解决村干部用权随意性、失范性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香格里拉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杨雪婷 和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