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这是党、国家和军队最高领导人对广大军队转业干部在党和国家事业中所做贡献的高度肯定;是对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正确认识军队转业干部社会地位的具体指引;是军队转业干部转变角色,在新事业中再建新功的最高追求。总书记的肯定和鼓舞离不开一代代革命军人在部队时听党指挥、骁勇善战、默默奉献,回到地方后自觉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新的岗位上作出了出色业绩,在社会广阔舞台上活出了精彩人生,呈现出了军转干部忠诚、勇敢、自强、守纪的高贵品格和良好素质。
作为广大军转干部群体中的一员,2016年转业后,我有幸到地方纪检监察部门工作,成为光荣的纪检监察队伍中的一员。到新的岗位后,始终思索着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军转干部,如何才能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对转业干部群体的殷切期望,不负各级党组织的培养和信任,继承和发扬好一代代军转前辈的光辉业绩,为云南藏区繁荣发展,安定团结发挥好积极作用?结合近一年的地方工作、学习和生活,有几点体会。
信念坚定,保持敏锐的政治头脑
坚定的政治信念,是我们军转干部的最大优势所在。在推动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事业中,仍然可以发挥其独特优势。可以凭借高度政治敏感性和强烈的使命感,将自身的政治素养转化为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不断深入研究政治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正确把握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以敏锐的政治视野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从政治的高度认识社会发展和促进稳定中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困难问题,确保始终在推进社会发展和个人事业发展“双赢”道路上立于不败之地。
注重学习,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
我们新一代的军转干部普遍学历较高,在指挥、管理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回到地方工作后,普遍认识到在社会、经济、文化、行政等方面的知识还有所欠缺。面对这样的“危局”,要结合自身岗位实际,把广泛学和深入学、集中学和个人学相结合起来,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只有肚里不断吸收更多、更新的“墨水”,手里把好尖利的“金刚钻”,才能从容应对知识“大爆炸”带来的巨大挑战,才能紧紧跟随大数据“高铁”的步伐飞速向前。
坚忍不拔,彰显顽强的意志品质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曾经的军旅生涯我们与吃苦耐劳为伴,以不断磨砺为荣。回到地方,不论安排到哪一个岗位,一切不可能是顺风顺水,毕竟前进的道路总是充满荆棘和坎坷,难免工作遇困受阻,遭遇冷嘲热讽,甚至可能面临绝望的境地,这都需要我们保持百折不挠的意志和顽强进取的精神,哪怕头破血流也要闯出一条生路,一条通往光明的路。
勇于进取,激发强烈的创新意识
历史上很多创新的思想和行为均来自军队,说明军人与生俱来有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基因”,而今,回到地方工作,创新更是整个社会前进的内在动力,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需求。因此,我认为必须保持高度的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始终把自己置身于你追我赶的浓厚创新氛围之中。工作中讲求方式方法,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既要独立思考,又要借鉴组合,勇于把创新的知识积累转化为社会实践,努力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忠于职守,体现执着的敬业精神
我们曾在部队艰苦的环境里安心本职,爱岗敬业,这是我们军旅生涯的真实写照,回到地方工作,是军队改革发展大局的需要。不论组织把我们放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不论是身在大城市还是偏远乡镇,不论当普通办事员还是领导干部,都不能忘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努力把自身优良的职业道德品质渗透和转化到地方新的工作岗位。向信任我们的组织、教导我们的师长、支持我们的家人交出一份份合格答卷。
遵纪守法,强化自觉的服从意识
过去,严守纪律是我们过硬素质的重要体现。今天,回到地方工作和生活,整个社会的法治意识在不断增强,对党员干部的法纪要求全面深入。在复杂社会管理的每个角落、具体组织的建立建设、具体工作执行的每个细节,都离不开法律和法纪法规合理应用,这既是约束、又是保护,是我们施展才华,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努力学习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法纪意识,敬畏法律法规,应用法律法规,服从法律意志,最终才能真正服务好法制社会。
事实告诉我们,要真正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夫所能达到,不是一时兴起之所能如愿。而是要把自己理想信念和一切所能之行动,与党的伟大事业、国家的繁荣发展和云南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紧密联系起来。不论岗位大小,职位高低,都发扬好革命军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负党的培养,不负人民期望,不负总书记重托,方能真正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柏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