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吹响了踏上新时代新征程团结奋斗的时代号角。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团结奋斗”列入党的代表大会的主题并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的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告诫全党必须牢记,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2022年12月26日至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强调:“明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努力实现良好开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好基础。”2023年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强调:“明天的中国,力量源于团结。”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团结奋斗的思想内涵,全面深刻理解新时代团结奋斗丰富内涵的科学方法,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其实践要求,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应有之义。
科学把握新时代团结奋斗的思想内涵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团结奋斗写入标题、纳入主题,以团结奋斗开篇、以团结奋斗收尾,团结奋斗贯穿始终,报告通篇洋溢着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昂扬气概和踔厉奋发精神,体现了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贯的执政理念。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明确宣示了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立场和决心。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等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都反复表达了这一立场和决心。在二〇二二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把团结奋斗上升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的高度来认识,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凸显出来,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真谛,高度概括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指引。
团结奋斗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党的二十大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把实现伟大梦想推进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用共同目标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团结奋斗目标的特定内涵,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团结奋斗的努力方向。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同时就提出了广泛汇聚团结奋斗正能量、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要求。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新时代新征程团结奋斗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分“两步走”的总的战略安排,既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接续奋斗的坚定立场,又展现了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继续把目标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坚定意志。
团结奋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特别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从新时代所处历史方位的战略高度定位团结奋斗,凸显了团结奋斗在新时代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党的二十大的重要理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一重要论断,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认识和把握新时代特征及要求的基本遵循。团结奋斗在新时代的战略定位,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前进形态。党的二十大把团结奋斗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并突出强调牢牢把握这一时代要求,是由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