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茶叶长势比去年好多了,技术人员也随时来指导。春茶开采过程中,村‘两委’积极帮助我们协调生产用工,保障了各家各户春茶生产不耽搁。”面对前来走访的昌宁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一茶企业负责人说道。
近年来,昌宁县不断做响茶品牌、做优茶产业、做大茶经济,将茶树的“绿叶子”打造成乡村振兴的“金叶子”,全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县纪委监委把茶产业发展列为政治监督“护航行动”中乡村振兴领域监督重点,统筹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监督力量,聚焦茶园改造补助政策落实、职能部门服务保障等情况和茶企发展之困,深入一线监督检查,助推茶产业健康发展。
该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深化运用捆绑联动监督机制,统筹整合监督力量下沉,紧盯“一村一品”等特色产业发展项目,综合运用体验式、嵌入式监督方式,分片区、划重点开展监督检查,着力解决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以精准有效的监督为茶产业发展“清淤疏堵”,护航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靶向监督”,对涉农部门的日常工作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偏差与廉洁风险点,在监督补助政策落实工作时,仔细审核账目凭证,检查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与合规性,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合理、透明;在监督生产环节时,聚焦茶农茶叶款兑付情况,查看是否存在拖欠情况和恶意压低价格问题,关注生产流程是否符合标准规范,产品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及时督促农业服务部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与质量隐患。
各乡镇纪委、各村务监督委员会深入一线,督促“村企共建”,把企业、村集体、群众的利益紧紧拧在一起,通过溢价分红、吸纳务工等方式,促进群众增收;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设立茶叶鲜叶收购站,在服务企业的同时增加村集体收入,切实将茶树的“绿叶子”打造成乡村振兴的“金叶子”。
据统计,全县共有4.96万户18.7万人涉茶种茶,现有茶园31.5万亩,2024年,全县实现茶叶产量3.08万吨,综合产值70.92亿元,带动就业5800余人。
“将以点带面,持续发挥好监督保障执行作用,紧盯茶产业全链条,精准发力,为茶农、茶企增产增收‘清淤疏堵’,助推茶产业健康发展。”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鲍元红 杨肖强 || 责任编辑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