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维西县中路乡机关干部、村组干部、党员、部门等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占着位子不干事,拿着工资不出力”的“不说不干”型干部;“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的“只说不干”型干部;“虎头蛇尾,半途而废”的“干不彻底”型干部;“喜欢乱点评别人、议论别人,事后诸葛”的“不干乱说”型干部,发挥各单位、各部门、基层骨干力量,提升服务效能,推进工作落实,中路乡纪委聚焦主责主业,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能作用,敢于监督、敢于亮剑,敢于问责助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常态化日常监督检查推进纪律作风持续好转
中路乡纪委根据全乡副科以上党员干部、机关支部、各部门、各支部、各党总支、各村护林员、教堂点、教牧人员在“四不干型单位、个人”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问题清单,对纪律作风进行督查。督查主要采取现场抽查、电话核实,跟随办事群众监督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等方式进行。截止目前,乡纪委完成诫勉谈话14人次,廉政谈话156人,签订廉政承诺书156份,上廉政党课2次,警示教育1次,党风廉政及反腐败专题教育2次,对46名干部职工进行了集体约谈,对5名职工进行了个别谈话提醒,对7名村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对7名总支书记、7名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进行约谈。对督查工作重视不够、组织不力、搞形式走过场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严肃处理。
常态化重点领域监督检查保障脱贫攻坚有序推进。
围绕州、县、乡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每月中旬抽查2个组的精准扶贫农户2户,调查了解精准扶贫项目资金、帮扶措施、致贫原因等与村里提交是否一致,是否真实,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走过场和优亲厚友、搞数字脱贫,不按程序办理和弄虚作假等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中路乡纪委、乡督查组工作要求,到各村督查贫困户动态管理工作情况,通过看、问、查、评、访等综合方式,重点对动态化管理工作进行随机抽查。截止目前排查出扶贫领域问题线索5件,其中4件已整改,1件正在办理中。督查村“三委”在岗情况3次、重大项目建设1次,部门工作纪律3次,为严肃工作纪律,截止目前共通报批评了1名职工、6名村干部、1个部门、1个站所负责人、1名领导干部。按规定对7名公益性岗位人员、新补选2名村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并签订廉政承诺书,对各驻村工作队员进行谈话提醒。
通过纪委专项督查,进一步压实驻村工作队员、村党总支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干部工作效能,促使广大干部以“高效率、严作风”的工作要求将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杜绝出现高度重视下的作风漂浮和不负责任,杜绝因干部的作风不实,导致群众不能脱贫。
常态化执纪问责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中路乡纪委始终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始终保持铁腕反腐,认真履行执纪审查工作职责,截止目前完成自办案件2件2人,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村干部2名,大力打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使当前社会风气得到肃清,党委政府威信力得到强化。
常态化指导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发挥村级纪检职能作用。
中路乡纪委积极探索如何发挥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出台和完善《中路乡村务监督委员会管理办法》《中路乡村务监督委员会考核办法》等制度,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业务培训,通过业务培训、集体约谈、个人约谈、实地指导检查,监督委员会成员对职能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目前,中路乡各村监督委员会成员在乡域内内大力开展督查工作,从监督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监督低保资金等惠民资金、扶贫领域民生资金到监督村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真正做到监督全覆盖、不留死角,零容忍,杜绝和防范优亲厚友、中饱私囊现象,确保各项强农惠农资金、项目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真正做到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能监督、会监督、敢监督。
常态化民主生活会践行红脸出汗第一种形态。
党的一大法宝就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民主生活会上没有领导、没有同事、没有下属,只是普通党员,在这样的氛围中各位同志敢于红脸出汗、揭短亮丑。让干部在红脸出汗之余,能够深刻反思自己的不足,有效地增强党内团结,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正确贯彻执行的重要措施。(谢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