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佳(藏语意为奶奶),最近身体怎么样?这是我们的宣传手册,这里有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范围,您看一下只要有这些方面的违纪问题都可以向我们反映。”
“对的、对的,这个就是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如果您发现党员干部有违纪违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可以直接拨打上面的举报电话,我们一定会认真调查核实。”
……
日前,迪庆州纪委监委信访室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开展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宣传活动,用通俗易懂的“家常话”,通过面对面接访、实打实解难,将监督“探头”架设到群众身边,及时捕捉群众弱信号、真需求,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迪庆是云南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也是全国民族成分最多的藏族自治州,全州有2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3%。为消除群众信访“语言壁垒”,畅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变被动上访为主动下访,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以“双语宣传”为抓手,深入村镇、社区用群众听得懂、易理解的语言开展信访工作宣传,搭好用好“民意连心桥”,将纪检监察服务精准送到群众身边。
在具体工作中,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实际,创新形式,因材施教,少数民族纪检监察干部化身“双语宣传员”,手持精心制作的双语宣传手册,走村入户,用藏语、纳西语、傈僳语、彝语等少数民族语言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讲解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受理范围,从党员干部违规违纪问题到基层“微腐败”现象,从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到项目资金使用不规范,通过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案例,让群众明白哪些问题可以向纪委监委反映。针对群众关心的“如何举报”“举报是否安全”等问题,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双语宣传视频和手册,详细介绍来信、来访、电话、网络等多种举报渠道。在演示网络举报流程时,工作人员用少数民族语言一步步指导群众如何登录举报平台、填写举报信息,并反复强调纪检监察机关对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的规定,打消群众的顾虑。同时,工作人员还积极鼓励群众实名举报,承诺对实名举报优先办理、及时反馈,让群众感受到纪委监委维护群众利益的决心。
“除开展线下宣传外,我们聚焦少数民族群众需求,策划拍摄少数民族语言纪检监察举报宣传视频,以群众听得懂的母语、看得懂的画面,直观解读‘为何举报、如何举报、向谁举报’,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积极开展线上宣传,推动监督触角延伸至民族地区每个角落。”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策划拍摄少数民族语言举报宣传视频,是州纪检监察工作“精准化、常态化”联系群众的缩影,让民族地区群众真正明白“监督就在身边”,也为基层收集问题线索打开“新窗口”。
双语宣传不仅是沟通方式的创新,更是迪庆州纪委监委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让纪检监察宣传从“单向灌输”变“双向共鸣”,既传递纪法威严,也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使群众监督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基层信访举报渠道更加畅通,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筑牢了坚实基础。(何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