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者,百刃之君也。”古之君子佩剑,不仅为防身御敌,更在于彰显其身份、品格与担当。对于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而言,虽无需身佩利刃,但必须内化心中的“剑”。这并非指向锋芒毕露的武器,而是一种深植于灵魂深处的精神力量、一种坚定的行动自觉。这心中的“剑”,是理想信念的锋芒,是担当作为的锐气,更是清正廉洁的铠甲,是新征程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根本保障。
铸“信念”之剑,淬炼“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灵魂。心中有剑,首在铸魂。这把魂之剑,便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执着信念。它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经受考验之基。倘若魂剑蒙尘、剑锋钝挫,便会精神“缺钙”、思想滑坡,在各种诱惑考验面前败下阵来。常拭理论之锋,确保“剑光”常新。思想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的清醒。要持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掌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特别是关于新时代发展的一系列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思践悟中擦亮信仰的灯塔,确保心中之剑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不为迷雾所惑,不为歪理所扰。常砺党性之刃,保持“剑身”不锈。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身思想言行,不断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积极参加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在“红脸出汗”中排毒治病,确保党性纯粹、意志顽强,使心中之剑永不生锈、锋利如初。常固宗旨之魂,校准“剑指”方向。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铸牢信念之剑,最终要落脚在“为谁服务、为谁用权”这个根本问题上。要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确保手中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使心中之剑的指向始终与人民利益高度一致。唯有铸就这把坚不可摧的“信念之剑”,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面前保持战略定力,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干扰面前保持清醒头脑,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砺“担当”之剑,激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进锐气。剑的价值在于运用,在于披荆斩棘。党员干部心中的“剑”,绝不能是束之高阁的“装饰品”,而应是攻坚克难的“利器”。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硬骨头”不少,尤其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砺担当之剑,展现奋进锐气。敢于“亮剑”,直面矛盾挑战。面对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工作中的堵点难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敢于较真碰硬,绝不回避退缩。要主动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到情况复杂、群众意见集中的地方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锤炼真本领、展现真担当。善于“用剑”,提升履职本领。担当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和能力。要不断加强学习,克服“本领恐慌”,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要注重调查研究,摸清实情、找准症结,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要讲究方式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改革创新的思路和举措破解难题,做到精准发力、事半功倍,使担当之剑用得巧、用得好。甘于“砺剑”,永葆奋斗姿态。担当作为非一时之功,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奋斗。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甘于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紧跟一步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新征程上创造新业绩。这把“担当之剑”,是检验党员干部是否真正合格的“试金石”。唯有以“舍我其谁”的魄力、“爬坡过坎”的韧劲,将心中之剑挥向一切艰难险阻,方能不负时代、不辱使命。
守“清廉”之剑,筑牢“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纪律防线。利剑伤人,亦能伤己。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用得好,为民造福;用不好,则可能伤及自身,损害党的事业。因此,必须时刻守好“清廉”之剑,确保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高悬法纪之剑,知敬畏、存戒惧。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清楚哪些能为、哪些不能为,划清公与私的“警戒线”,设置权与法的“隔离带”。时刻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决不触碰“高压线”。勤拭自律之剑,慎独慎微、防微杜渐。“堤溃蚁穴,气泄针芒”。清廉之本在于自律。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在一点一滴中砥砺品质。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守住内心,管住行为,纯洁“生活圈”“社交圈”,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接受监督之“鞘”,规范用权、透明运行。权力需要约束,利剑需要剑鞘。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方面监督,习惯在“探照灯”下开展工作。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规范权力运行流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心中之剑始终用于正道,永不蒙尘、永不偏锋。这把“清廉之剑”,是党员干部行稳致远的“护身符”。只有守住了清廉底线,才能腰杆挺直、底气十足,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确保心中理想信念之剑、担当作为之剑永不卷刃、永放光芒。
内化心中的“剑”,是新时代对党员干部提出的必然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不断铸牢信仰之基、砺强担当之能、守紧清廉之门,让这三把无形的“利剑”在心中交融淬炼,成为指引方向、攻坚克难、永葆本色的强大精神力量,从而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精彩华章。(杨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