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前路,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是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和趋势。集中精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坚实信用让企业“定心”、以坚定信心为企业鼓劲,共同构建既“放得活”又“管得好”的经济秩序,增强经济发展的创新力、竞争力与发展潜力。
时代变迁,风雨兼程,但共产党人的初心始终不改。广大党员干部须持续锤炼党性修养,常怀“清风两袖朝天去”的坦荡,坚守“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自觉,锤炼“欲影正者端其表”的定力,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尚俭戒奢、廉洁自律,让优良作风成为穿透时空的力量,在新征程上焕发新的生机。
三年前,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我从德钦县纪委监委的办公室,一脚踏进了霞若乡的田间地头。从一名机关纪检监察干部到成为乡镇纪委书记,于我而言,不仅是岗位和角色的转换,更是一场从“纸上谈兵”到“一线实战”的淬炼。回首三年,风雨兼程,让我感触良多,三年来的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办公室里的文件材料是平面的,而基层一线里的纪法人情,是立体的、滚烫的。
岁至立冬,云南迪庆德钦县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高山针叶林的彩衣还未褪去,山顶便戴上了厚厚的雪帽,一场秋与冬的热烈交接正在悄然进行,呈现出如水彩画卷般绝美的景象。
内化心中的“剑”,是新时代对党员干部提出的必然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不断铸牢信仰之基、砺强担当之能、守紧清廉之门,让这三把无形的“利剑”在心中交融淬炼,成为指引方向、攻坚克难、永葆本色的强大精神力量,从而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精彩华章。
营商环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体现为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切身感受。每一个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和能力,都是营商环境的影响因素。新征程上,必须始终坚持“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办”等理念,在政务服务集成化、行政审批便利化、要素保障精准化、诉求响应高效化、作风建设常态化、涉企执法司法规范化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打通服务堵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民生“小事”,件件都是“大事”。纪检监察工作是人心工作、群众工作,无论是聚焦群众烦心事忧心事,推动社区适老化建设改造提升;还是惩治群众身边“蝇贪蚁腐”,坚决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或是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着力解决影响百姓舒适度、满意度的作风积弊,都是以更加精准有效的监督执纪回应群众期盼。
从脏乱巷到文化巷,从闲置厂房到致富工厂,从集体负担到增收源泉……农村集体“三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盘活集体资产深入开展系统整治,一批批乡村闲置集体资产被陆续“唤醒”、重获“生机”。
“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要进一步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求,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不断把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时下,一些党员干部因接受宴请、收受礼物而受到查处,被问及缘由,这些人会说是因为“盛情难却”,言下之意是人家太客气、太热情,难以拒绝!似乎责任主要在他人身上,这些党员干部顾及情面,不得已而为之、不得已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