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300秒 | 永德:监督护航滇橄榄“苦尽甘来”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的公信力在于公正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强化制度意识,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确保制度刚性,防止制度执行疲软,应做到严字当头,全过程监督权力运行,有效阻断各种潜规则对公权力的侵蚀,防止制度空转,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有人将党员干部的职业生涯比作一场永不停歇的修行——八小时之内是履职尽责的“工作考场”,八小时之外则是党性品格的“修养道场”。在这片组织监督相对薄弱、个人选择占据主导的时空里,蕴藏着检验政治品质的试金石,也矗立着衡量清廉程度的定盘星。如何度过这段“属于自己的时间”,恰恰最能照见一个党员干部的灵魂底色与立身之本。
清风300秒 | 稻香里的清风
精神文明是一束光,给人以温暖和力量。近年来,省纪委监委机关立足政治机关定位,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机关建设的突出位置,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清廉机关建设,省级文明家庭、道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文明创建先进工作者等不断涌现,省纪委监委机关从省直文明单位到省直文明单位标兵,再到省级文明单位,连年迈进。今年5月,省纪委监委机关被评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用权就能为人民造福,滥用权力就会损害群众权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阐明了权力制约监督的基本路径,凸显了加强制度建设在规范权力运行、防治腐败中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增强党性,重在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厚植为民情怀,纯正道德品质,保持清正廉洁,这为党员干部增强党性修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深刻把握重点所在,把党性作为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时时、事事、处处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应有的自觉。
“守正不桡”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颜师古注:“桡,屈也,不为众曲而自屈也。”成语的意思是: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屈从,不讲情面,强调不因外界压力而违背原则。
清风300秒 | 《金丝银线 廉韵亘长》
初秋,一曲“绿粉协奏曲”正在维西县犁地坪悠然奏响——苍翠的群山与如烟似霞的荞麦花海交相辉映,层层铺展。这如诗如画的生态画卷,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最生动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