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领航定向,阔步伟大征程。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也是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担起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就要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指挥下,奏响同心同德、强党兴党的铿锵乐章,汇聚万众一心、奋勇前进的磅礴伟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指挥若定、运筹帷幄,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的历史进程。深学细悟笃行党的创新理论,就要深刻领悟其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理论指导,始终是我们党创造历史伟业的根本所在。
“新官上任三把火”,常被寄予革故鼎新、打开局面的厚望。然而,对于新任领导干部而言,是急于点燃彰显个人能力的“三把火”,还是沉下心来梳理并解决制约发展的“旧账”,这不仅是工作方法的选择,更是政绩观、权力观和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着力纠治政绩观偏差,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明确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这意味着,真正的“新官”之“新”,在于新境界、新担当,其首要任务未必是另起炉灶,而应是勇于理清“旧账”,在承前启后中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公务接待是党政机关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其风气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近年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公务接待中的奢靡之风、享乐主义得到有效遏制。然而,要彻底铲除滋生违规接待的土壤,必须从思想深处正本清源,牢固树立“公务接待就应清爽合规”的鲜明导向,让合规、节俭、透明成为公务接待的新常态。
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关键在于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我国发展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要善于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理念、找思路、找方法,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在新征程中创造新的伟业。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正常的人情往来是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然而,对于手握公权力的党员干部而言,这条纽带一旦与权力纠缠,便极易变质。一些别有用心者以“人情”为幌子,用一包烟、一顿饭、一张购物卡这类“小意思”作为“敲门砖”,悄然发起“围猎”。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深刻认识到这些“小意思”实质是腐蚀意志、破坏风气的“微腐败”,切莫让“人情”成为溃决廉洁堤坝的“蚁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纠治政绩观偏差。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广大党员干部要持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努力把正确政绩观树得牢而又牢、践行得实而又实,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宋代包拯曾言“官清凭素心”,意为做官要想清正廉洁,内心需纯朴明净、恬静淡泊、知足安分,强调了官员的清廉与否取决于其内心的纯真与质朴。这句话是包拯一生为官清廉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始终抱有一颗素心,其成为深受百姓爱戴敬仰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