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工作动态 审查调查 党风政风 巡视巡察 党纪法规 通知公告 信息公开
站内搜索:

纪检人·手记丨办案小白成长记

发布日期:2025-07-21 10:33:47    信息来源:维西县

“小张,谈话提纲中那句‘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你是否存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行为’存在指供嫌疑,谈话时不能出现定性型设问。”

今年2月底,刚结束驻村调入维西县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的我,满心以为办案只需“开门见山”,却因这句生硬的提问险酿大错。好在身边良师及时点醒,让我这个“办案小白”第一次体会到审查调查工作的重量,每句话都可能影响事实还原的方向与当事人的命运‌。

驻村工作积累的群众经验,在卷宗丛林里瞬间归零。银行流水单如天书般交错,程序文书的要求琐碎严苛,连整理证人证言都常遗漏关键细节。所幸,县纪委监委将年轻干部培养根植于审查调查一线,科室启动“师徒结对”机制,主任扮起良师角色带着我复盘每一起案件,从证据链闭合规则到纪法条款适用边界,他将多年的经验凝练成一把把钥匙,帮助我不断缩短成长周期。

“监督执纪不是高高在上挥鞭子。绝大多数同志只是迷了路,伸手拉一把,比推下悬崖更有价值。”‌

真正让我蜕变的,是体悟到监督执纪的“温度”时。主任反复强调,监督执纪的权威,绝非来自冰冷无情的姿态,其力量恰在于对同志深沉的爱护与负责。一个个案件让我清醒,绝大多数触碰红线的干部,只是迷途者,而非敌人。若监督者只知高扬“鞭子”,不仅背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宗旨,更易将人推向绝望的“悬崖”。面对迷途者,关键在“拉一把”,将程序规范、权利保障的法治精神贯穿始终:谈话时耐心摆事实、讲道理、明纪法;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铺就回归台阶;处理后及时回访帮扶,助其卸下包袱。这“一拉”,传递的是组织的严管厚爱,唤醒的是党性良知,挽救的是政治生命,凝聚的是党心民心。它比冰冷的鞭挞更有力量,比放任滑落更有价值,因为它守护的不仅是纪律的刚性,更是组织的温度与未来的希望。

“小白终于上色了!”

四个月锤炼后,我迎来了首次独立负责一项关键证据的梳理与印证任务。从调取书证到制作笔录,从梳理时间线到适用纪法条款,每一步都带着师父的影子。面对凌乱凭证,按资金流向分类标注;针对证言矛盾点,绘制时间轴比对印证;撰写审查调查报告初稿时,力求严谨,不仅陈述证据链条,更析出行为人的主观意图、造成的客观影响及潜在风险点,努力在事实与法理间搭建坚实的逻辑桥梁。师父拍着我肩膀笑道:“小白终于上色了!”这声“上色”,于我而言,远非简单的肯定。它象征着那张初入办案领域、懵懂空白的“画布”,已悄然浸染上专业的底色。

如今再翻看那份漏洞百出的谈话提纲,恍如隔世。那个空有理论、只会“开门见山”的新手,已在法理与情理间寻得平衡。卷宗堆里的不眠夜,留置点内外的人性博弈,前辈鬓角的白发与眼底的赤诚,都在无声诠释:纪检监察工作,既是斩断腐败荆棘的刀锋,也是照亮迷途归路的烛火。(张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