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工作经常需要面对危险,如果你的工作经常需要“得罪人”,如果你的工作经常没时间陪伴家人,如果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会怎么做?你愿意在一个海拔3400米的小县城服务23年吗?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来看看迪庆州德钦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是怎样做的。不愿“挪地”的格桑花德钦县城海拔3400米,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70%,是一个长期留不住人才的藏族聚居地。和瑞金的父亲是丽江援藏干部,去
秋季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日夜流淌的小溪汇集在一片浅滩,秋景秋色秋树秋水,那浓郁的秋意沁人肺腑。 湛蓝天空、洁白雪山、绚烂彩林,纯天然的油画。嫣红的狼毒花醉人心脾。 黄昏下,层林尽染,在湛蓝色的映衬下,满目都是金黄色。 和煦的阳光无时无刻都从那蓝宝石天幕透过丝白绵绵的柔云洒放原野,不论人是行走中还是坐着,甚至躺着,脸上都是一种享受的陶醉。(何崇孝 洛桑卓玛)
他是家人眼中的“陌生人”,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儿子也常叨念难得见到他。他是同事眼中“有信仰、有担当”的领头雁,是朋友眼里“特别能吃苦”的党员干部。在全乡近900户5700多名各族群众心目中,他是儿子、是兄长、是朋友、是恩人……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阿吾立青”(藏族群众对带领大家发展致富能人的亲切称呼)。他就是德钦县羊拉乡党委书记立青农布。羊拉,藏语意为“牦牛的角尖”。这里平均海拔超过4200米,地处我
俄亚大村坐落在滔滔奔流的龙打河两岸,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乡的纳西族古寨,被人类文化学者誉为“一块巨大的社会活化石”。阳光正好,俄亚大村静静地感受着时光的亲抚。龙打河上的伸臂桥诉说着百年古寨的历史。水磨房静静地坚守着属于自己的使命。依山而建的、世界罕见的蜂窝状建筑群是俄亚的传统民居。古寨里的纳西族村民依然保留着用牲畜上山驮柴的传统方式。驮回满满的柴禾走在古老的石板路上。劳作累了,
“心底(地)善良,热情待人,无私奉献,你是多彩(才)多艺的塔城一支(枝)花。赞赞赞。”这是8月底的一天,维西县塔城镇塔城村妇联主席和金梅收到一位村民发来的微信留言。这条留言虽然字数不多,还有不少的错别字,但很暖心。这位53岁的藏族妇女,2000年村改委时当选为塔城村妇女主任,从此开启了她服务群众之路。2016年,村级换届,和金梅已50多岁了,她提出不再参选,但群众信任她,她再次当选为塔城村的妇联主
农历五月初五,海拔3288米的香格里拉草场,野花盛开,藏族一年一度的端阳赛马会(又叫天马节)隆重开幕。“香格里拉五月民族传统赛马节”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香格里拉最为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之一。2018年端午赛马节作为第十届康巴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举行了传统赛马、文艺汇演、特色展演、文化经贸展示等活动。传承弘扬香格里拉民族传统文化和康巴文化,展示香格里拉形象,提升香格里拉品牌,同时促进周边区域
今年以来,维西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多措并举、主动融入、积极参与,以日常督查、交叉检查、重点抽查等方式,着力发现和推动查处脱贫攻坚中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依纪依法依规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努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迪庆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州监委主任高国成到维西县叶枝镇督查脱贫攻坚工作维西县纪检监察干部到维登乡小甸村走访建档立卡户纪检
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城最北端的巴迪乡,有一个被世人遗忘在绿色山脉中的世外桃源——南姐洛。这里的湖光山色,恍若仙境;这里的高山峡谷,气势恢宏;这里的湖泊溪流,清澈映底;这里的杜鹃、野花,娇艳动人……这是个去了还想让人再去的地方,无论是春夏秋冬,只要是到过这里的人都会情不自禁陶醉其中,被她的美所打动。南姐洛地处“三江腹地”维西县巴迪乡阿尺打嘎村的深山密林里,平均海拔3900米,主峰海拔4600米。
(李云耘)
近日,迪庆州纪委监委组织州直单位(部门)干部职工分批次观看反腐倡廉电影《决不姑息》,影片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发人深省的故事在迪庆引起强烈反响。“如果领导干部公权私用,为家人谋私利,虽一时看似风光无限,但终将受到党纪国法惩处,身陷囹圄,轻者无法再自由陪伴家人,重则反让家人陷入其中,同受制裁。更留下恶名,让家中后人脸上无光。领导干部廉洁奉公,履职尽责,为民服务,实是为家庭造福的佳径,是对家人最大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