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西侧广场上的雕塑作品《旗帜》,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2021年版)》第二个专题是“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专题摘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认真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在审查调查中,经过谈话人员的反复说理、教育后,谈话对象处于说与不说的临界点时,谈话工作将面临“临门一脚”的情形,处理得当则成功突破,谈话对象交代问题,处理不当则会功亏一篑,再突破可能要花费更多的努力。所以对“临门一脚”的处理在谈话中尤为重要,也最考验谈话人员能力,谈话人员既要有一定的经验和临场应变能力,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一是建立信任,柔中带刚。当突破节点到来的时候,谈话对象自身的压力往往也到了临界点,在这种情况下,谈话人员值得信任远比让其畏惧更有效。谈话人员要注重建立与谈话对象之间的彼此信任
当前,在高压震慑下,违纪违法行为往往披上“隐身衣”,传统腐败和新型腐败交织,贪腐行为更加隐蔽复杂,给案件审查调查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使得对案件定性的难度增加,借用型受贿就是其中的典型。 此前,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应急管理部纪检监察组与浙江省绍兴市监委联合办理的一起职务犯罪案件,呈现出行为人“借款”对象众多、金额巨大,表现形态不一等特点,包罗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出现了以借为名的受贿与诈骗行为相交织的复杂情形。笔者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研究公职人员以借为名取财行为定性提供参考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之一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7月8日,“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新时代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成就巡礼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中全面从严治党相关内容备受关注。图为观众观看中央和国家机关举报网站展板。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开栏的话: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征。最近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2021年版)》,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15日至2021年4
情感是特定历史、文化和社会的产物,既可作用于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可作用于国家、民族、政党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经过百年历史积淀而成的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意蕴,包括对历史的珍视之情、对人民的敬重之情、对国家的挚爱之情、对民族的自豪之情和对世界的奉献之情,等等。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情感意蕴,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气质,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形象,也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珍视历史之情对待历史的态度如何,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共产党基于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以辩证的眼光看
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其中,置于首位的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没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明确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历史伟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就是因为在革命、建设、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聚焦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
核心阅读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追求全人类共同利益,实现各国人民共同福祉,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指明方向,展现出一个大党以大胸怀、大智慧促进人类进步的大使命、大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大党担当。中
党的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党中央提出的又一个重要阶段性发展目标。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庄严宣告:“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21年6月10日,党中央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这表明我国推进共同富裕正在加速。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