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工作动态 审查调查 党风政风 巡视巡察 党纪法规 通知公告 信息公开
所在位置:首页 >> 党纪法规 >> 法规释义
站内搜索:

迪庆:人穷志不穷 扶贫先扶志

发布日期:2018-05-25 16:06:42    信息来源:无

 根据党委政府的要求,迪庆州广大干部职工又陆续开始到帮扶点挂钩户家中进行遍访,了解精准扶贫户“两不愁、三保障”的情况。近日,迪庆州纪委监委第一批进村入户的干部职工奔赴维西县永春乡四保村挂钩点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每一次来到挂钩户家中,各种党的惠民政策的落实和各种帮扶措施的推进,改变!是显而易见的。从州纪委一直以来结对挂钩的精准扶贫户的情况看,原来的“木楞房、叉叉房”,已经被粉刷一新的土木结构小楼替代;原来泥泞不堪的土路,变成了可以把农机具直接开到家中的水泥路;原来舀水的土坑不见了,每家都通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不再是农户的套话,而是真正由衷发自内心的感恩。不需要了解询问,这些变化实实在在的摆在那儿,扶贫攻坚的成果是显著的,也是毋庸置疑的!

    “今年的庄家收成如何?”“有没有大病?”“看病方不方便?”“有没有外出打工?”“药材价格还好吗?”“产业扶持资金有没有到位?”每到一家,挂钩帮扶干部对农户的家庭收入情况、住房情况、产业发展情况都进行详细的了解,对存在的困难进行认真登记,帮助他们分析脱贫致富的办法和思路,为他们加油鼓劲。

    然而,在帮扶的进程中,我们也了解到,大部分的精准扶贫户在党的政策光辉的感召下,在对更美好生活需要向往的激励下,自身的脱贫致富的发展意愿有了很大改观。但就目前来讲,精准扶贫面临最可怕、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内生动力不足,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到脱贫攻坚的成果能不能持续巩固,扶贫—返贫—扶贫的怪圈和魔咒能否被打破?

    一些精准扶贫户,长期依赖于党的惠民政策,依赖于外部“输血”,“只要共产党在,反正饿不死我!”何其理直气壮?有的虽然随着脱贫攻坚政策宣传的深入,在思想观念上有所改观,但“只有叫穷才有帮扶!”“会哭的娃娃有奶吃!”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理。有的甚至于还有“占不到便宜就是吃亏!”的思想,“等靠要”思想观念的转变非朝夕之功可以扭转!

    个人认为,要实现真正的脱贫,“思想脱贫”更为关键,不断激发每一个精准扶贫户的内生动力,让他们有强烈的意愿脱贫致富,才是脱贫攻坚工作得以可持续,长期加以巩固的最佳途径。

    首先,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广大的驻村干部和挂钩帮扶干部要加强党的政策的宣传力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深讲透,把党的惠民政策讲深讲透,让精准扶贫户在思想认识上树立靠自己双手勤劳致富的光荣感和脱贫致富就是为党为国分忧的责任感。其次,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要帮助精准扶贫户解决实际困难,既要结合产业发展措施、基本医疗条件改善、义务教育扶贫措施和危房改造等改善贫困户的自身条件,又要结合村容村貌整治、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外部条件,帮助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其三,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还要建立相应的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对产业发展好、致富办法好、具有一定示范带头作用的贫困户的奖励,激发和带动其他贫困户的致富愿望和追赶意识。

总之,有道是人穷志不穷,“扶贫先扶志!”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要实现决胜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除了坚决落实好党的惠民政策和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好各种帮扶措施,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实现脱贫攻坚可持续!(叶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