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有言:“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大意是说,执政者要治理好国家,就要了解百姓的真实情况,如果不能充分掌握社情民意,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就易引发社会混乱。
7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情。“领了号,眼巴巴排了大半天,屏幕就是不显示我的号。”“有人根本不用排号,来了就办,跟工作人员熟得很。”今年4月,有群众反映辽宁省鞍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立山分中心个别窗口服务质量差,排队时间长,疑似存在违规插队问题。立山区纪委监委立即成立核查组,直插现场,调取近一年的叫号记录,一帧帧比对监控视频,交叉核验业务办理数据与窗口操作日志……很快,一个异常窗口浮出水面:劳务派遣人员李某的工位。这个窗口的叫号频率明显偏低,群众平均等待时间显著长于其他窗口。更蹊跷的是
办事窗口前,一份被悄悄塞来的“心意”信封,与一只有力且温和地将其推回的手,一次“送”与“拒”的交锋,于个人不过刹那抉择,于社会却是清廉风气的毫厘垒砌。正如古人云,“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党员干部守牢拒腐防变的每一寸“前沿阵地”,正是在点滴之间铸就那道关乎国本民心的“大堤防”。
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当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中汲取养分,以“清、慎、勤”为立身之基石,以此在伟大时代浪潮中留下清朗印记、稳健步履与动人故事。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深化“逃逸式辞职”治理。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这一现象,聚焦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点领域,丰富监督手段、扎紧制度篱笆、深化廉洁教育,推动查治结合、系统施治。
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其中提到“黑龙江省绥化市一些考核隐形变异、指标繁杂,加重基层负担”问题。通报指出,在中央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部署开展精简优化基层考核工作后,2025年绥化市公安局仍以“战况统计”为名,面向基层公安机关变相开展考核,考核体系庞大繁杂……这一案例再次敲响警钟:形式主义问题顽固复杂,整治基层考核乱象,必须出重拳、见真章、求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理论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因为党龄增长或职务提升而自动增长。对党员干部来说,要保持高尚纯洁的政治灵魂,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必须把加强理论修养作为终身必修课,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历来注重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在持续加强理论修养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楷模。延安时期,
知晓群众反映回迁房项目建设存在质量、逾期回迁等问题,且在收到上级转办件的情况下还不重视,不及时调度跟踪,造成不良影响。日前,吉林省纪委监委通报的一则党员干部因不作为慢作为,督办解决群众信访诉求不力,受到严肃处理的案例使人警醒。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强调“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如何改进调查研究?既要求深,也要求实;少看“花瓶和盆景”,多看“后院和角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干事创业中磨砺奋斗人生,在为民造福中升华道德境界”。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为民服务与道德升华的内在统一,为广大党员干部在火热的事业、具体的服务和为民纾困解难的实干中不断升华道德境界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