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工作动态 审查调查 党风政风 巡视巡察 党纪法规 通知公告 信息公开
所在位置:首页 >> 党纪法规 >> 法规释义
站内搜索:
为他人谋利后接受宴请和旅游活动安排如何定性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一体推进正风反腐,强化系统观念,树立整体思维,把准由风及腐的利益链,深挖细查不正之风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实践中,要准确把握风腐同源、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特征,既“由风查腐”又“由腐纠风”。

亲属违规收礼党员干部可能触犯哪些纪法条款

党员干部的亲属违规收礼,该党员干部可能触犯哪些纪法条款,实践中存在不同认识。

帮助他人骗取公款自己未分赃是否构成贪污

实践中,有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帮助他人骗取公共财物自己未参与分赃,对此能否认定构成贪污容易存在不同认识,笔者通过一起案例进行分析。

收受房产未转让登记是否构成受贿既遂

在部分受贿案件中,为掩盖不法犯罪行为,有的受贿人与行贿人达成合意,收受行贿人所送房产但不办理不动产转让登记手续,后对房产实际使用,对此情形能否认定受贿既遂,实践中容易存在不同认识。

通过置换房产收受好处如何认定受贿数额

实践中,有的受贿人在收受行贿人所送房产后,为追求更大面积的房产,通过将之前所收房产置换给行贿人要求换取价值更高的房产来谋取非法利益,对于此种情形如何准确认定受贿数额,容易存在不同认识。

公职人员帮助他人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如何定性

实践中,有的城市针对进出属地港口的货运卡车实施了公路通行费优惠政策,但在此项惠民政策落实过程中,少数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弄虚作假收受好处,导致国有资产遭受重大损失,对于这类案件,如何认定其性质值得思考。笔者遇到这样一起案例。

违规拨付资金后再索回部分款项构成何罪

实践中,有的国家工作人员与行政管理对象共谋,由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规向行政管理对象拨付财政资金,后再向拨付对象要回一部分拨付款,这类情况下,拨付对象一般也是请托人,对此,该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构成受贿还是贪污?笔者认为,应从双方的犯意、财物性质是否转化、谋利情况等方面综合考量。

国有公司应得收入是否属于贪污罪中的公共财物

国有公司应得收入是否属于贪污罪中的公共财物

为请托人牵线搭桥认识下属后收受财物如何定性

当前,腐败隐形变异、手段翻新升级,在主观故意方面表现为行受贿双方沟通更加模糊、认知更加概括。比如,公职人员为请托人牵线搭桥认识下属,并嘱托下属多多关照请托人,之后,在公职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请托人单独联系下属谋取利益,事成后送给该公职人员财物,对于公职人员行为如何定性值得研究。

授权“代理人”收受并保管贿赂款如何认定犯罪数额

随着权钱交易手段不断翻新升级,腐败案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观方面变得概括化、模糊化,客观方面表现得间接化、隐身化,给行为性质认定带来困难。

共 3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