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工作动态 审查调查 党风政风 巡视巡察 党纪法规 通知公告 信息公开
所在位置:首页 >> 党纪法规
站内搜索:
利用职权让亲友享受购房低价是否构成受贿

实践中,要准确理解受贿罪中“收受他人财物”的含义,对于国家工作人员安排请托人将财物给第三人,虽然国家工作人员本人没有实际占有该财物,但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

以案明纪释法丨收受银行卡后行贿人仍有使用情形下的既未遂认定

以案明纪释法丨收受银行卡后行贿人仍有使用情形下的既未遂认定

特定关系人收受财物国家工作人员事后知情如何定性

实践中,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特定关系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常存在受贿罪共犯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不同认识。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以案明纪释法丨违法发放贷款罪相关问题辨析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违法发放贷款罪是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之一,严重破坏金融秩序、危害金融安全。笔者结合实践,对认定违法发放贷款罪中的违反国家规定、损失认定、罪数认定相关问题进行辨析,以资参考。

默许请托人为特定关系人免除房租如何定性

实践中,有的国家工作人员为逃避调查,在收受贿赂时不收受现金,而是通过其他形式达到权钱交易目的。比如,有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私营企业主谋取利益,私营企业主免费将房产租给该国家工作人员的特定关系人使用,以实现利益输送,对此要精准识别行为性质。

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有房产行为性质辨析

实践中,存在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构欠款、虚假平账等方式非法占有公有房产,但未将公有房产产权变更登记在自己名下的情况,对于这种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罪、构成贪污罪既遂还是未遂以及贪污数额的认定等,易存在不同认识。对此,可以从公有房产能否成为贪污罪的犯罪对象、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有房产的主观故意以及客观上是否实际控制了公有房产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为他人谋利后接受宴请和旅游活动安排如何定性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一体推进正风反腐,强化系统观念,树立整体思维,把准由风及腐的利益链,深挖细查不正之风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实践中,要准确把握风腐同源、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特征,既“由风查腐”又“由腐纠风”。

准确认定以集体研究为名滥用职权行为

实践中,存在国有公司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等进行违规决策,造成国有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却以决策经过集体研究为由,认为自身行为不属于滥用职权行为的现象。应当注意的是,国有公司负责人基于公司所赋予的职权,以召开会议“集体研究”形式形成决议,借“集体研究”违规作出决定,造成财产损失的,个人应对造成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后果承担刑事责任。

亲属违规收礼党员干部可能触犯哪些纪法条款

党员干部的亲属违规收礼,该党员干部可能触犯哪些纪法条款,实践中存在不同认识。

共 76 页